众闻网-打造新闻资讯第一网!

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

众闻网

热门关键词: 凯邦  黔程  凯邦 123  泰来  黔锟斤拷

从纽约新市长当选看中国制度的缺陷

来源:鏈煡 作者:布吉 阅读: 发布时间:2025-11-12
摘要:2025年11月4日晚上,一个叫 Zohran Mamdani 的年轻人当选了纽约市长。他才三十四岁,是穆斯林,是移民之子,父母来自乌干达。一个租房长大的孩子,竟能在这座世界最复杂的城市,赢得掌声与信任。 那一刻,我的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慨。那一张张投票的选票
2025年11月4日晚上,一个叫 Zohran Mamdani 的年轻人当选了纽约市长。他才三十四岁,是穆斯林,是移民之子,父母来自乌干达。一个租房长大的孩子,竟能在这座世界最复杂的城市,赢得掌声与信任。
那一刻,我的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慨。那一张张投票的选票,仿佛照亮了我记忆中那个阴暗、压抑的国度。在这里,一个年轻人可以因为理念被推上舞台;而在那边,一个年轻人可能因为发声被带走。
我反复看着那张新闻照片——Mamdani 站在人群中笑着,他背后的横幅写着 “Power to the People”。这简单的五个字,却让我久久无法平静。
在美国,这句话意味着“权力归于人民”;而在中国,这句话如果出现在海报上,会被定义为“煽动颠覆”。
从小我们被教导要“热爱祖国”“拥护党”,可没人问过我们——我们真正热爱的是祖国,还是那个凌驾于祖国之上的政党?
Mamdani 的胜利,不只是个人的奇迹,而是制度的胜利。他出身普通,没有关系,没有后台;他依靠理念、辩论、和公民的信任赢得了选票。
我想:如果他生在中国,他的人生会怎样?也许成为“被重点关注对象”,也许连公开发表观点的机会都没有。
我曾经生活在一个没有真正选票的国家。那里也有投票箱,也有红色横幅,也有笑容可掬的干部,可一切早已被决定。
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听到“真正的选举”这个词,是在来到美国之后。
在这里,选票是民众的武器,不是道具。媒体能质问市长,记者能嘲讽总统,民众能公开示威。而在中国,一个普通人若质疑政府,哪怕只是发个微博,也可能被请去“喝茶”。
我常常问自己:
为什么中国的权力从不害怕“失去”?
为什么人民在自己的国家,却从未被真正当作“主人”?
Mamdani 能赢,是因为选民相信——政治可以改变生活。而在中国,大多数人只学会了逃避:逃出国、逃进沉默、逃到内心的角落。
Mamdani 是穆斯林,是南亚裔,是左翼进步派。他敢说“免费公交”“向富人加税”“冻结房租”。也许这些主张激进,但他有表达的权利,有被倾听的空间。而在中国,年轻人能谈的只是“考公”“内卷”“润”。他们被体制掏空了想象力,被恐惧剪去了翅膀。
我认识很多在海外的中国人,他们仍怀念那个故乡,可他们更清楚:那片土地,不再允许真正的多元。一个社会失去了思想的碰撞,就像身体失去了呼吸。
我不是在歌颂美国,而是在思考:
是什么让一个社会能接受不同?又是什么让另一个社会只能重复同一种声音?
有时候,我觉得中国的问题不仅是没有民主,更是失去了羞耻感。当权力可以随意撒谎、可以打压真相、可以践踏人权而不感到愧疚,那就说明整个社会的道德感被麻木了。
在纽约,市长要向市民负责;
在北京,市民要向官员低头。
在民主社会,权力是服务的职位;
在专制体制下,权力是攫取的特权。
我不是政治学家,但我懂得最简单的道理:
一个没有监督的权力,必然腐败;
一个不能被批评的体制,注定灭亡。
我现在生活在美国,常常走在街头,看到不同种族、不同信仰的人并肩前行。他们有争论、有分歧、有示威,但他们能开口。我知道,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一切完美,但它意味着——我不会因为说真话而消失。
而我仍记得,那些被消失的名字:张展、许志永、丁家喜、郭飞雄……
他们只是说了不该说的真话,就被掩埋在监狱的黑暗里。
有时我想,如果他们生活在纽约,会不会也能像 Mamdani 一样,站在阳光下,微笑着说出心里的信念?
在自由的社会里,一个出租房少年的命运,可以因为信念而改变;
在专制的社会里,一个说真话的公民,却可能因此失去未来。
中国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公民选举?
何时才不必害怕表达不同?
何时才能让下一代,不再生活在谎言与恐惧的阴影中?
也许那一天还很远,但我相信它终会到来。因为历史不会永远偏爱压迫者。权力可以控制媒体,却控制不了觉醒的思想;它可以关押人,却关不住信念。
在纽约,人们用选票改变现实;
在中国,还有无数人,用良知对抗遗忘。

本文来源:北京之春
作者:彭小梅

本文转自:TNT时报

责任编辑:布吉

众闻网独家出品